银保监会:即刻开始个人信用贷批量转让

2021年1月11日晚间,知情人士向第一消费金融提供了银保监会于2021年1月7日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

第一消费金融研读了前述文件,认为半年前的征求意见稿和目前的正式文件最大的差别是——可转让资产范围被审慎缩小。

半年前,银保监会要求各机构于6月5日前提交对《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时,其明确的个人贷款范围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和个人经营贷款。

此次,银保监会明确的个人贷款范围为:以已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为主;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等抵(质)押物清晰的个人贷款,应当以银行自行清收为主,原则上不纳入对外批量转让范围。

在征求意见半年后,银保监会审慎缩小了个人贷款的转让范围,将有抵押、质押的个人贷款剔除可转让范围,允许转让的只是无抵押、无担保的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

以住房贷款为例,按照上图所示2020年12月28日银保监会明确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在银行体系是非常高的。也即是说,打算进入个贷批量转让这场有天花板的战争之前,各个乙方参与机构要迅速摸透甲方(六大行和十二大全国性股份行)的存量规模,并迅速吃下一定的份额。这是一场执行力制胜的博弈。

当然,此前第一消费金融曾经调侃过,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面,原则上这种含糊其辞的表述,往往听者有心,会被一些利益驱使的人用来钻空子,而在不出事的前提下领导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一旦出事后领导在事后监管时会向犯错的当事方解读为,原则上不能做,就是不允许做的意思。总之,原则上的最终解释权归属银保监会及相关监管机构所有。

无论如何,银保监会这份正式文件,为个贷批量转让这份新的生意提供了依据,让愿意参与的机构有了政策依据可以放心开展工作不怕被公安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随便跨省抓捕。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希望分到蛋糕的地方AMC赶紧行动起来,六大行和十二大全国性股份行的个人信用贷款规模这个蛋糕还是不小的,也即是这个生意的赛道还行。第一消费金融鼓励地方AMC火速上路,第一消费金融会在一旁看你们忙碌的,为你们鼓劲打气。

以下为文件原文: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银保监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

为规范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行为,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保监会已批复同意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以试点方式进一步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和处置方式。经与财政部协商一致,现就试点开展单户对公不良贷款转让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明确试点原则

试点工作应遵循依法合规、市场自愿、公开透明、稳步推进、真实洁净转让原则。试点过程中,应按照不良贷款转让法规和试点工作要求,严控业务风险,确保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二、确定试点机构

首批参与试点银行包括:6家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下统称银行)。参与试点的不良贷款收购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符合条件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其中,参加试点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应经营管理状况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监管评价良好,并由省级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具同意文件。试点范围内的银行和收购机构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参与试点业务。

三、参加试点的不良贷款类型

本次试点不良贷款包括: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批量个人不良贷款。银行可以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贷款。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受让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内的银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批量受让个人不良贷款不受区域限制。参与试点的个人贷款范围以已经纳入不良分类的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信用贷款为主。

四、不参加试点的不良贷款类型

下列银行不良贷款不参与本次转让试点工作:

(一)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贷款,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贷款,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贷款;

(二)精准扶贫贷款、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等政策性、导向性贷款;

(三)虚假个人贷款、债务关联人涉及刑事案件或涉及银行内部案件的个人贷款、个人教育助学贷款、银行员工及其亲属在本行的贷款;

(四)在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贷款;

(五)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限制转让的其他贷款。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消费抵(质)押贷款、个人经营性抵押贷款等抵(质)押物清晰的个人贷款,应当以银行自行清收为主,原则上不纳入对外批量转让范围。

五、坚持真实洁净整体转让

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应当按照真实性、洁净性和整体性原则开展不良贷款转让,实现资产和风险的真实、完全转移。严禁在转让合同之外签订抽屉协议或回购条款等,杜绝虚假岀表、虚假转让、逃废债务等行为,不得违规向债务关联人进行利益输送、转移资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受让的单户对公贷款,不得再次转让给原债务人及相关利益主体。

六、强化不良贷款转让风险控制

银行应制定试点业务内部管理规定,明确转让方案,并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尽职调查和资产评估工作。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单户对公不良贷款打折出售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进行论证,充分考量回收价值,审慎选择处置方式,并建立对试点工作的专项审计机制,加强内部约束,严格控制和防范转让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银行转让不良贷款后,应及时通知债务人。

七、严格受让个人贷款清收要求

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个人贷款的相应催收制度、投诉处理制度,配备相应机构和人才队伍。资产管理公司对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只能采取自行清收、重组等手段自行处置,不得再次对外转让,禁止暴力催收不良贷款,严禁委托有暴力催收、涉黑犯罪等违法行为记录的机构开展清收工作。

八、规范转让信息披露

转让方应当通过监管部门认可的平台,对外发布包含资产基本信息、转让方式、交易对象要求、有效期限、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转让公告。在转让完成后,转让方应当及时通过上述渠道发布转让结果公告,公告应包括出让方机构、受让方机构、转让时间等信息。公告信息应当在公告平台永久保留。

九、做好征信记录衔接

不良贷款转让后,仍属于信贷业务范围的,征信数据报送、异议处理等征信权责自不良贷款转让之日起,由原出让方转至受让人履行。原出让方仍需对转让前的征信工作负责。原出让方、受让人要做好工作衔接,保障信息主体合法的征信权益。受让人需要原出让方协助的,由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在债权转让合同中约定。

十、依法保护有关贷款主体信息

资产管理公司对批量收购的个人贷款,应依法依规获取原贷款合同约定的债务人相关的个人信息,并按照原合同的约定使用个人信息。同时,应釆取必要措施保护个人信息,防止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或非法使用的情形。

十一、积极发挥银登中心试点平台作用

银登中心应严格按照试点工作要求,制定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规则,具体承担不良贷款资产登记、挂牌展示、转让服务、信息披露和市场监测等工作,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试点情况。对转让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实施相关监管措施,促进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健康、有序开展。

十二、依法加强监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对试点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可停止其参与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资质,依法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十三、其他事项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债转股为目的受让试点范围内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对公不良贷款,按照债转股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开展工作。

金融企业开展对公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及本通知未说明的其他不良贷款转让要求,继续按照《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执行。本通知暂定施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来源:第一消费金融

 


2021年1月12日 08:20
浏览量:0